汽車電商發(fā)展迅猛 或將挑戰(zhàn)4S店經營模式
時間: 2014-01-01
來源:
作者:
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,汽車電商作為一種新的發(fā)展趨勢,正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。
4月15日,汽車垂直網站舉辦了 “4·15馬上有車購車節(jié)”,在山東、廣東、江蘇三省進行了深度試水。在此之后,其電商平臺將作為常態(tài)化長期存在。
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注意到,近兩年來,快速發(fā)展的汽車電商吸引了各路資本進入。如上汽車享網的推出代表了車企主導的電商革命正式開始。此外,汽車垂直網站以及天貓、蘇寧易購為代表的第三方平臺也都為汽車電商提供了多條發(fā)展路徑。
但由于汽車的特殊性,汽車電商無法在線上實現全程交易,目前從上述三類代表網站來看,汽車電商仍是以O2O(線上對線下)模式存在。有觀點指出,汽車電商的出現將推動現有實體經銷商網絡的功能變化,隨著消費者選車、購車、下訂單等行為紛紛上線,未來4S店的功能或將向售后進一步傾斜。
O2O模式受到認可
“80后”、“90后”等新一代消費主體的崛起,為汽車電商提供了良好的發(fā)展契機。此前有調查顯示,這部分人群的在購物時的主要特點是,對網絡的依賴度很高,他們不僅善于在網上進行查詢和比價,更習慣依靠網上支付完成整個交易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不同于其他快消品,汽車屬于大型消費品,消費者在確定購買車型后,還需要去實體經銷店進行更進一步體驗,如試乘試駕等,以感受真實的產品、服務,才能最終完成交易。這一屬性決定了汽車電商很難完全通過線上完成全部交易流程。
目前的汽車電商業(yè)務均是以O2O模式展開。所謂“O2O模式”,即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的銷售模式。天貓、蘇寧的具體購車流程為例:在線或是電話咨詢預約試駕、線上確認車型、拍下新車并進行支付、訂單生成、收到驗證碼短信,買家憑借短信驗證碼前往4S店提車,最后進行在線確認和評價。
2013年底發(fā)布的 《中國汽車電商發(fā)展研究報告》中,嘉之道汽車咨詢公司針對國內汽車專家及企業(yè)高層作出調查,結果顯示,九成以上的業(yè)內人士看好O2O電商模式,更有10%的企業(yè)已經開始通過O2O模式進行汽車網絡銷售。
相較于O2O的交易模式已受到廣泛認可,如何提高線上線索到線下購買的轉化率,以及如何保持客戶對于電商的黏性成為了企業(yè)新的課題。目前多個汽車電商渠道都在尋求各自的解決方式,以疏通汽車電商未來的發(fā)展之路。
據了解,為了實現線上線下無縫對接,汽車垂直網站專門針對汽車電商業(yè)務研發(fā)了一套平臺系統(tǒng),并在4月15日的購車節(jié)中投入使用。蘇寧易購在增加客戶黏性方面,也意欲通過產業(yè)鏈“上移”來破解。
此外,上汽車享網試圖以“價值提升理論”來破解這一問題。車享網運營執(zhí)行官吳越對此解釋,“比如一個車主通過我們的平臺買車、維修、保養(yǎng),那么在以后二手車的交易環(huán)節(jié),我們就可以為車主以及‘下家’提供整輛車全生命周期的使用情況,從而讓交易更透明。在國外這種模式已經為消費者廣為接受。”
4S店經營重心將改變
“隨著汽車電商不斷發(fā)展,傳統(tǒng)4S店的功能將發(fā)生變遷,前端推介和議價功能將被弱化,而更多地轉向售后服務方面。”汽車行業(yè)分析師張志勇向記者分析,由于在網上買車過程中,消費者選車以及產品議價等環(huán)節(jié)已經在線上完成,因此未來的4S店的主要功能將更多集中在提車以及售后服務等方面。對于4S店而言,如何提升自身的售后服務能力將顯得愈發(fā)重要。
廣匯汽車集團相關人士向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目前該集團在新車銷售上,大多車型都處于薄利狀態(tài),甚至部分車型已是虧損銷售,而售后業(yè)務近兩年的增長速度超過三成。但由于提高售后利潤的前提是提高客戶保有量,因此,這仍然需要4S店花費大量人力、物力維系售前的推介和銷售功能。目前4S店需要解決的問題是,如何在不提高售前人力成本的同時,又能為售后帶來客源。
在他看來,電商在發(fā)展的同時,應設立更多不同于4S店模式的消費接觸點,提高線上銷售的轉化率,讓4S店專注于售后業(yè)務;而經銷商之間的比拼也將轉變?yōu)闋I銷能力的競爭,比如客戶在網上預約維修保養(yǎng),4S店提前準備維修工位和相關零件等。
此外,車享平臺運營執(zhí)行官吳越也向記者指出,通過線上對消費者購車喜好的掌握和判斷,廠商不僅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新車研發(fā)和現車改進,還可以根據不同的區(qū)域經銷商的訴求,為車輛提供定制化服務,對經銷商銷量提升起來積極作用。
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(jiān)測數據顯示,2013年,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(guī)模達18851億元,同比增長42.8%。國內B2C、C2C與其他電商模式企業(yè)數已達29303家,較去年增長17.8%,預計2014年達到34314家。
在電商平臺排名方面,第一名依舊是天貓商城,占50.1%;京東名列第二,占22.4%;位于第三位的是蘇寧易購,占4.9%。
網絡購物的飛速發(fā)展給汽車電商創(chuàng)建了一個較好的成長背景。我國的網絡購車從2010年開始興起,2011年迅速升溫,在去年“雙十一”達到高潮。
目前,包括傳統(tǒng)電商平臺、汽車垂直網站、汽車生產企業(yè)以及經銷商在內的多方資本都紛紛涉足這一領域。汽車電商已從最初的單一網絡平臺演變成多方力量混戰(zhàn)的格局,而汽車電商的定義也在演變過程中發(fā)生著變化。
第一階段:汽車電商創(chuàng)新營銷方式
2010年6月14日~7月16日,拍拍網與吉利汽車聯合舉辦了“吉利熊貓1元搶購”活動,試水汽車行業(yè)的電子商務。截至當年7月18日,參與人數高達123.2萬人次,大幅刷新了汽車網絡行銷活動的參與人數紀錄。
吉利熊貓和拍拍的聯手,驗證了新穎的營銷模式對汽車產品有著同樣的可操作性,通過拍拍這個平臺營銷,可以讓更多的汽車產品信息及時進入人們的視野,從而實現快節(jié)奏的營銷服務。
第二階段:第三方平臺引入汽車廠商
2011年,天貓商城中的汽車產品銷量初具規(guī)模,當年成交量在2000輛左右;2012年成交量超過10000輛;2013年在5萬輛左右。目前入駐天貓商城的汽車廠家已經超過十家,代表企業(yè)有上海通用、東風標致、東風雪鐵龍、吉利全球鷹、江淮悅悅、比亞迪等。
天貓的盈利模式是,提供一個交易平臺,吸納廠家和經銷商入駐開店,收取年費和服務費(汽車行業(yè)銷售新車或二手車的話開設旗艦店需每年年費為70萬元,專營店為30萬元,專賣店則為6萬元。新車銷售暫不收取提成,汽車零配件和美容收取2%)。
第三階段:垂直網站涌入電商平臺
2013年,隨著汽車電商快速發(fā)展,汽車垂直類網站也開始切入這一領域。這類平臺在去年“雙十一瘋狂購車節(jié)”達到高潮。某汽車垂直網站去年“雙十一”最終銷量接近15000輛,總成交金額超過22億元。
這類電商的盈利模式以豐富的汽車資訊吸引流量,通過網店形式為經銷商提供銷售線索,收取網店費用。平臺的優(yōu)點是,垂直領域媒體屬性,針對性強,流量相對較大,能較好地吸引有效潛在客戶;缺點為,不直接銷售汽車,缺乏對銷售線索的管控。
第四階段:網上交易模式初現
2013年11月,蘇寧易購汽車頻道于去年11月正式上線,初期涵蓋了豐田凱美瑞、沃爾沃、雙龍雷斯特、巴博斯等10多個品牌的車型,上線首日銷售了14輛車。在“雙十一”購物節(jié)4天時間,銷售了130余輛車。
從交易流程上看,蘇寧與天貓的差別不大,購車模式為:在線或是電話咨詢預約試駕、線上確認車型、拍下新車并進行支付、訂單生成、收到驗證碼短信,買家憑借短信驗證碼前往4S店進行提車,最后進行在線確認和評價。
第五階段:車企自建電商平臺
在各方力量角逐互聯網的背景下,整車企業(yè)也吹響了進軍號角。今年3月28日,上汽車享網正式上線。
從購車流程來看,車享平臺與第三方平臺基本類似,不同的是,消費者購車后,還可以注冊成為車享平臺會員,通過“車享匯”(車享匯是上汽旗下各整車廠品牌俱樂部的會員聯盟合作載體)反饋用車體驗、傳遞用車需求,從而實現真正的線上線下閉環(huán)。此外,車享網雖然是由上汽集團自建的平臺,但卻是一個開放平臺,允許眾多的汽車經銷商入駐,包括上汽集團之外的經銷商。
推薦內容